很多事情,用自己的腦袋記不來,
很多感覺,用一瞬間就可以遺忘,
刻意的、不刻意的,
我們把年輕歲月,
湮滅成一種名為回憶的依戀。

還好有一種人,用他的日子,
換算出關於我們,光年外、光年內的
那些那些,瘋狂得理所當然的,紀念。

感謝跑跳在最後字幕裡的所有工作人員,
幫忙記下好多好多的片段,
關於從以前、到現在、之於未來。

盛夏光年。

很想把這部電影歸類為藝術電影,
因為將每個影格抽出,我都可以相信是件不錯的平面作品,
可是它的運鏡及焦距轉換的玩弄,卻又讓人捨不得只停留它的影格。

然後裡面的劇情,
雖然可以嚴苛地說它是老套的、刻畫青春的電影,
甚至清醒後會覺得置入的同志情結似乎刻意,
但是那些直接、隱藏的情緒卻洶湧來到,
抑止不住的淚水該怎麼去理性。

抽離性別,所有的過場,存在每個人的人生,管你幾歲。

當你暗戀卻說不出來,你會是部分的康正行,
當你失戀卻離不開,你能找到杜慧嘉,
當你同時迷戀而且害怕失去,你成了余守恆,
當然,不能如此明確去劃分,
因為裡面角色的情感轉換是那樣細膩而真切。

我更私心地縱容自己的對號入座,
因為除了大學前的翹課沒做到之外,幾乎都經歷過,
更因為這部電影的年代,確切地是我這個年代。

九二一那年,我也剛上大一,
時間的雷同不是巧合,
因為導演陳正道是1981年生的。

誠如 金桔粒的影像部落格 裡面的不負責任影評:《盛夏光年》提到的說明,
雖然我不喜歡他開頭第一段拉出斷背山、以及其他直指雷同哪部電影的部份,
因為很多時候,觀眾明明本來沒這麼想過,卻在看到這樣的影評後真那麼覺得。
不過他裡頭對陳正道的介紹卻是詳盡的、對電影的說明也不錯,
而我說的誠如,就是他提及陳正道的說法:
陳正道曾經表示,九二一大地震那年,他剛滿十八歲。套一句《狂放》裡
許安安的台詞,十八歲是一個「周圍有人會結婚有人會死亡的年紀」。陳
正道說,如果他現在不再趕快趁這個時候拍這部片,當他年齡越來越大,
對於一些事物的想法勢必會越來越世故,《盛夏光年》就不可能會是現在
這個樣子。他希望替自己的青春抓住一點尾巴,不論那感覺再虛無飄縹,
也終究會在他的身上留下痕跡。


我又該怎麼替自己的青春抓住一點尾巴?

回到盛夏光年。

一開頭很快就帶出所有的主角,
選角選得不錯,包括小時候的演員與長大後的相似度。

把結尾先提到開頭,然後用很巧妙的轉場剪接將時光帶到小時候,
這個轉場讓我很佩服,想起之前畢製討論畫面時,
每每遇到需要回想、或是想表達主角內心的想法時,
僅能很制式化地想以淡入淡出、或是畫面分割去呈現,
我想,在哪個領域能不能成功有時候就是差在這種看似小地方的大地方。

接著,背景不平衡、用主角穩住畫面的手法,
比較起來的比例是大量出現的,
(也可能是我們觀賞座位在最旁邊所以感受更明顯)
但是這樣的視覺效果相對強烈,
我個人就超愛余守恆被罰坐在操場正中央、
鏡頭帶著他的特寫、蜻蜓起飛那個畫面。

剛被老師規定要當余守恆好朋友的康正行回到座位的不肯就範,
到分享課本給余守恆看的這個轉換,
讓人覺得可愛又心疼,然後發了好人卡,
我們生命裡有那麼多的"老師說",真的這麼認真執行的有多少人,
而且勇氣還大到足以在全班不願跟余守恆同組時舉手自願跟他一組。

回家路上余守恆那句天真直接的「你真的是我的好朋友」,
到這裡完整交代出兩個人的個性。

在屋頂用粉筆畫飛機的橋段,個人覺得影子太重我不是很喜歡,
不過很快想到「不是那麼多人看過『未來』」,也就釋懷了。

長大後的畫面,很快把慧嘉帶出來,抽掉的說明是她跟正行的認識方式,
如此巧妙地讓我們在稍後跟著守恆懷疑而想探究。

直接帶到慧嘉和正行翹課那段,有個小手法我很喜歡,
有點忘了去台北時座位的方向,可是深刻記得回程時座位是反坐的,
像是說明著回去之後很多事情就回不去了,不再是正向而行,
又像是希望能迴轉時間(不論兩人想回到的點不同),
而最後一排,似乎替這一段女生喜歡男生的戀情寫下句點。

守恆說要唸書留正行在家那段,看到熟悉的英文課本封面,
突然心頭震動了一下,就是那樣的封面、就是用久會有那樣的捲痕!
而我以為正行會偷吻守恆的畫面沒出現、
正行偷偷離開後守恆突然醒來的畫面也沒出現,
噗!原來我才是老梗之王!

(這樣寫下去好像太細節,我挑幾個點寫就好)

可能沒有去過(連經過建築都沒有)重考班的關係,
一直到電影結束我都還有
「正行其實唸同所大學只是是很難的科系」的錯覺。

守恆發現正行不理他而跑到正行房間鬧他那段,
個人覺得突然轉到「擁抱」實在太刻意,
尤其是,明明是轉廣播,那麼巧轉過去剛好是擁抱的一開頭,
而且音量突然很清楚很大,對比的英文廣播雖然現實裡真的是比較不清楚,
即使點出「擁抱」除了是那時代的象徵也是性別的暗示,
但這短時間內做出的落差我覺得沒那麼討喜,
撇開這個部份,正行把尺一放說「不准超過這條線」的稚氣,
實在是種奈何不了於是放縱守恆的可愛。

重頭戲之前,用了很多橋段鋪陳,
包括慧嘉和正行在球場邊說笑開心→守恆受傷→保健室的質問與鬧脾氣,
包括迎新舞會正行的爆口→守恆漠然騎車→撞車,等等,
撞車那一瞬間我心裡大喊「不會這麼老套吧!」,還好當然沒有,
不過只是那樣的輕傷也是有點扯啦...XD

雖然正行爆口自己非自願成為守恆朋友,
但還是由他去警局領回守恆,守恆在機車上靠上正行的背這段,
我本來一直以為這樣的畫面會是正行在後,所以一時有點不能轉換,
然後維持不動的那幾秒,到畫面帶到正行、正行不敢移動只是眼神轉換,
這細膩真是非常到點!
如果守恆靠上時正行做出嚇到的震動,整個氣氛就會掉光。

重頭戲,我承認對背部完整全裸那個畫面有剉到,也思考他的存在性,
是不是僅僅為了交代兩人都脫完畢?
但個人偏好鏡頭近距離緊跟就好,那樣突然從近景→全景→很快又拉回近景,
感覺那個全景的必要性很值得討論,
不過這段真的是很深很深的刻畫出兩人當下的情感,
正行欲蓋彌彰的碎碎念、欲拒還迎後的忍淚接受,這種渺小的幸福追求,
真實到非常非常的令我震撼,是的,
就是這種明知不可能還得HOLD住卻想貪求的複雜感覺!演得太好!!
而一路沉默的守恆,用無語掩蓋住自己的紛亂,
他是不能、也不想失去正行的,可是這感覺真的是愛情嗎?其實他也不解,
像是想確認,是不是這樣做就能留住正行?

而正行的回答,就是一早離開然後請慧嘉來。

是他發現真的該畫下句點了嗎,所以提醒守恆知道你是有女友的人。

這個早上,守恆對慧嘉傾訴當下的感覺,
可以感受到對正行的巨大依戀,
這樣情感的表面上立場轉換,卻更加突顯正行的愛。

而這個早上的慧嘉,恐怕比起從正行身上得到失戀的那時,更難過吧!
可以體會她突然變成局外人的孤單,
多可笑啊!明明她是具體介入正行守恆間的那個存在,
但在守恆的傾訴下,才發現自己的微不足到,
即使守恆說她是他不能失去的,之一,
但是啊,當初一切一切的導火線,不就是小時候守恆剪了慧嘉的頭髮嗎!
慧嘉不斷的落淚,已經很空的心靈更佳空虛寂寞。

我們都長大了,長大了,什麼都變了。

突然前往海邊的車上,道盡了三人的關係。

然後,海邊,電影突然的結束,是那樣的突兀,
感覺還沒完、切的很乾脆,
不過若是把開頭的那個尾端接回真的片尾,就真的更無力了。

結束。

雖然突兀到我被拖回了現實,
我還是花了幾分鐘才平復結尾突兀前那一堆不知所以的激情。

好累,我跟著在三個身份立場間的轉換卻每個都戚戚焉,
像是回頭走了一趟,見過將近十年來的許多個自己。

不論你現在是哪個年紀,有空請看看盛夏光年,
可能可以回憶起自己的過去、可能只是了解你小孩的過去,
而,如果你是六年級尾、七年級的頭,誠摯推薦務必親自觀賞。盛夏光年。

PS.哦~其實我覺得配樂可以再強一些...
感覺整個看下來音樂的部份有點點不如期待...
原本以為會更powerful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maru 的頭像
    leemaru

    李馬路的花田月下

    leem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